2021-7-1
鄭簠(fǔ)(1622-1693) 字汝器,號谷口。江蘇上元(今南京)人。為名醫(yī)鄭之彥次子,深得家傳醫(yī)學,以行醫(yī)為業(yè),終學不仕,工書。少時便立志習隸習,學漢碑達三十余年,為訪河北,山東漢碑,傾盡家資。清方朔《曹全碑》跋:“國初鄭谷口山人專精此體,足以名家,當其移步換形,覺古趣可挹。至于聯(lián)扁大書,則又筆墨俱化為煙云矣。”他倡學漢碑,對后來漢碑之學的復興起了重要作用。他自稱:“作字最不可輕易,筆管到手,如控于鈞弩,少馳則敗矣?!逼潆`書飄逸虛靈,活脫灑麗。包世臣《藝舟雙輯》將其隸書列為“逸品上”。時有“谷口八分古今第一”之譽。后人稱之為清代隸書第一人。
上圖為隸書五律冊頁,紙本。臺灣何創(chuàng)時書法藝術(shù)館藏。清方朔《枕經(jīng)臺題跋.曹仕碑跋》云:“國初鄭谷口山人專精此體,足以名家。當其移步換形,覺古趣可挹。至于聯(lián)扁大書,則又筆墨俱化為煙云矣。”《史晨碑跋》云:“本朝習此體者甚眾,而天分與學力俱至,則推上鄭汝器,同邑鄧頑伯。汝器戈撇參以《曹全碑》故沈著而兼飛舞。”可見鄭谷口是偏愛漢碑《曹全》及《史晨》兩種,他可以移步換形,化為煙云。沈著而兼飛舞,卻很適切地概括了鄭簠那種飄飄然如羽化登仙,錚錚然似曲音升華。皆是師古人而能消化成自已的血肉的很好的例子。但這不是一蹴可及的,清張在辛《隸法鎖言》曰:“作字正襟危坐,肅然以恭,執(zhí)筆在手,不敢輕下,下必遲遲,敬慎為之。”這當然是指的書學的基礎(chǔ),要有點滴的累積,辛勤的耕耘。最重要的是誠心篤實,持敬為之。
鄭簠的這件隸書五言詩,大體都和史家所評類同,但它卻多了點媚態(tài),表現(xiàn)在收尾的波磔裹,筆長意遠,像長袖善舞,面貌姣好的女子,輕輕一揮便飄進了曹全登上了史晨,把漢碑的兩種石刻碑美的極致即刻化成歷史的煙和云。
編輯:花晨
授權(quán)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(quán)在線授權(quán)法律聲明 服務(wù)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(guān)于我們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(wù)合作 |
關(guān)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(quán)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