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7-17
司徒越(1914—1990),字劍鳴,生于安徽壽縣,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、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安徽分會名譽主席,安徽省考古學會、博物館學會理事,省第六、七屆人大代表;先生的書法藝術獨樹一幟,飲譽中國書壇。他的書法正、草、隸、篆、甲骨、金文兼優(yōu),尤以狂草見長。在草書方面,他極重視繼承傳統(tǒng),但又不墨守成規(guī),勤于探索,力求創(chuàng)新,終于形成了剛健豪放,婉轉(zhuǎn)流暢的獨特風格,為海內(nèi)外所推崇;司徒越先生工詩文、精篆刻、通考古,博學多才。曾發(fā)表《鄂君啟節(jié)續(xù)探》、《關于芍陂始建時期的問題》、《草書獺祭篇》等重要論文。
司徒越先生的書法藝術獨樹一幟,飲譽國內(nèi)外,尤以狂草、金文見長。先生草書初學懷素,后學張旭,對黃庭堅、祝允明、王鐸,乃至王羲之、王獻之、孫過庭等也有所涉獵和研究。其晚年草書在章法及墨法上均開辟蹊徑,形成了自己回旋盤繞、縱橫交織的章法布局和出神入化、極具縹緲姿態(tài)的墨法特色。先生自以為其書草而不狂,我想,這可能與先生嚴謹?shù)刂螌W態(tài)度、郁博的心理狀態(tài)有關。
唐代狂草大師懷素、張旭被譽為“顛張醉素”,他們往往借助酒神的力量來發(fā)泄自己心中的塊壘,所以,他們的狂草連綿起伏、氣勢磅礴,猶如江河一瀉千里。
司徒越先生歷盡人生坎坷與磨難,所以,他的狂草作品中相對來說沒有大的開合與起伏。他也承認自己的草書缺乏“慷慨激昂,抑揚頓挫”(司徒越致王業(yè)霖信)。司徒越先生的草書更多體現(xiàn)的是一種掙脫束縛、沖出樊籠的心理狀態(tài),他的狂草是“帶著鐐銬的舞蹈”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