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5-14
方介堪(1901年—1987年),原名文渠,字溥如,后改名巖,字介堪,以字行,浙江永嘉城區(qū)(今溫州市鹿城區(qū))人。篆刻家,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、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名譽理事、中日蘭亭書會名譽顧問。
方介堪生來性近翰墨,少時跟父親寫字刻印。方介堪學習篆刻,先從浙派入手。經(jīng)五六年暗中摸索,居然已具老蒼之趣,開始在溫州初露頭角。那時溫州篆刻首推葉鴻翰(墨卿)和謝磊明(烈珊)。葉以刻印為業(yè),主浙派方硬剝蝕;謝業(yè)馀操刀,宗徐三庚,啊娜姿媚,風格截然不同。謝磊明經(jīng)營實業(yè),家資豐盈,收藏歷代碑帖印譜甚多。他見方介堪年輕好學,就招方介堪為弟子。白天仍在店里刻印謀生,晚間到他家整理藏品,為他刻印以供玩賞和應酬之需。方介堪在謝家六年,眼界大開,又由謝氏指導學徐三庚,后來又轉向吳讓之和漢印。這期間,代謝氏刻了數(shù)千方閑章,篆法刀法章法練得爛熟。為他后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1926年春,方介堪隨呂文起(渭英)到上海,這一年他26 歲。呂氏先后將他介紹給福建名土易熹及自己同科舉人趙叔孺。初一見面,易,趙二人對這個青年印作的雍容大度和嫻熟技法驚嘆不已。趙氏當時在上海很負盛名,就將方介堪列為弟子,并將他推薦給上海西泠印社,任該社木版部主任,并經(jīng)常由方介堪代為鐫刻數(shù)以百計的印章索求。不久,方介堪去拜謁吳昌碩,吳昌碩認真看了他的印作后,當著眾多藝術界名家和弟子的面,說自己50歲以后才走吳讓之篆刻的路子,到現(xiàn)在還沒有刻好,而方介堪還不到30歲,已經(jīng)比他刻好得多了。
此后,又在不同場合稱贊方介堪“才資高遠,后生可畏”。藝術大師出自真誠的贊賞,震撼藝壇。劉海粟聞名,誠聘方介堪為上海美專金石教授。此后,方介堪不僅是經(jīng)亨頤、何香凝等人“寒之友”社的中堅,還同金石書畫界元老名流褚德彝、曾農(nóng)髯、黃賓虹、丁輔之、王福廠、高野侯、樓辛壺、鄭午昌,及潘天壽、林散之、謝稚柳、唐云等人,都有交往。其中與張大千的友誼最深,交情長達半個多世紀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