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4-20
黃士陵(1849—1908)晚清著名篆刻家、書畫家。字牧甫(一作穆甫),號倦叟,別號黟山人。黟縣西武鄉(xiāng)黃村人。是篆刻“黟山派”開宗大師,晚清時期書畫篆刻家。
黃士陵幼年承繼家學,讀書、寫字、制印、繪畫并舉,年方20歲就已以在家鄉(xiāng)成為知名人物。青年時期,父母相繼去世,黃士陵迫于生計,離開家鄉(xiāng)前往江西謀生。在南昌時,因為篆刻技藝出眾,受到江西學政汪鳴鑾的賞識,并輾轉(zhuǎn)認識了盛昱、王懿榮、吳大澂等著名學者,得到上述名流的引薦和指點,并跟隨他們外出游歷,觀覽了各地所藏的金石彝器和書畫珍品,眼界大開。以后隨廣東巡撫吳大澂南下廣州,作為吳大徵的幕僚在廣州前后留18年,成為名重嶺南的篆刻和書畫大師。晚年歸隱家鄉(xiāng),與藝壇很少交往。黃士陵是清代印壇的一代宗師,他突破了籠罩藝壇的皖、浙兩大流派,創(chuàng)立了獨具一格的"黟山派"。書法和繪畫方面成就也很高,喜愛大篆和魏楷,運筆犀利,猶如刀刻;所繪重彩花卉和彝器,參用了部分西畫技法,風格特異,自成一家,在當時就為世人所珍愛。有《黟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》2卷傳世。
作為印壇一代宗師,其書法成就甚少人知,他的篆書不以外露張揚為能事,具有較強的個人風格。主要以小篆為主體,但加入不少金文結(jié)構(gòu)及用筆,給人的感覺似乎全是金文,因此古雅、樸茂,格調(diào)極高。結(jié)字吸取金文特點,字的大小、長短一任自然,并不強求一致,字多“頭大腳小”,腳多懸針。用筆內(nèi)斂、含蓄,線條無半點弱筆,黃士陵的篆書在結(jié)字上他許多筆畫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征。
除對聯(lián)作品外,黃士陵留下了不少條屏及篆書冊形式的作品,這些作品大多字距、行距留空較大并且排列整齊,如唐楷一般端莊、雍容。黃士陵也寫隸書,但多見于篆書作品上的題款。至于他的行楷作品也值得一提,然單獨的行書作品似未曾見過,我們從黃士陵印作上獨特的碑味行書題款可以窺見一斑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(quán)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(quán)在線授權(quán)法律聲明 服務(wù)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(guān)于我們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(wù)合作 |
關(guān)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(quán)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