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2-27
蔡羽(?~1541),南直隸蘇州府吳縣(今屬江蘇)人,明代文學(xué)家、書法家、書法理論家,“吳門十才子”之一。字九逵,因居江蘇吳縣洞庭西山,自號林屋山人,又稱左虛子、消夏居士。鄉(xiāng)試十四次皆落第,由國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,好古文,師法先秦、兩漢,自視甚高,所作洞庭諸記,欲與 柳宗元 爭勝。善書法,長于楷、行,以禿筆取勁,姿盡骨全。
蔡羽從小喪父,由母親親自教授讀書。十二歲能操筆作文,富有奇氣。稍長以后,便把家里的書都讀完了。后師從 王鏊 。嘉靖十三年(1534)六十四歲獲貢生,授南京翰林院孔目。三年后退休回西山,卒于東蔡故居,享年七十一歲,葬于谷堆山祖墓,文徵明為其作有墓志銘。
蔡羽主要活動于弘治、正德、嘉靖三朝,與著名的“吳門才子”祝允明、文徵明等人先后享譽世間。其書法尤以正、行書見長,他寫字“以禿筆取勁,姿盡骨全”。李日華說他“行狎書遒,美有逸韻”,以晉唐為楷模,王寵曾到西山從他學(xué)書3年,深受教誨。蔡羽著有論書之作《書說》。
蔡羽傳世真跡甚少,所以更顯珍貴。真跡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行書《臨解縉詩》、正德六年(1511年)楷書《保竹說卷》、《游金陵詩扇頁》,南京博物院藏嘉靖十四年(1535)書《論書法語卷》(又名《書說》),還有上海博物院藏行書扇面等。其中《書說》,既是一件珍貴的法書真跡,同時又是一篇論述古代書法的論文,主要論述“用筆”之道。
他提出的“斷”與“連”、“虛”與“實”、“疾”與“徐”、“奇”與“正”、“疏”與“密”、“華”與“禿”,在用筆時經(jīng)常遇到的各種對立因素的處理原則,富有哲學(xué)的思辯。因此,陸時化《吳越所見書畫錄》稱《書說》“隱括歷代論書,參互執(zhí)中, 申以己見,議正而道賅,句古而字奇。與歐陽 ‘八法’、過庭《書譜》并為不朽?!?/p>
(編輯:幀雨)
授權(quán)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(quán)在線授權(quán)法律聲明 服務(wù)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(guān)于我們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(wù)合作 |
關(guān)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(quán)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