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1-15
吳大澂(1835-1902)名大淳,為避清穆宗諱改名,字止敬,又字清卿,號恒軒,又別號白云山樵、愙齋、鄭 龕 、白云病叟。江蘇吳縣人。任編修,陜、甘學政。河南、河北道員,太仆寺卿 ,太常寺卿,通政使,左都御史,廣東、湖南巡撫等官。曾參左宗棠西行大營,在吉林助銘安練兵,故參與中俄邊界及中日訂約之交涉。中法戰(zhàn)爭時會辦北洋事宜。中日戰(zhàn)爭時又疏請參戰(zhàn)。
在 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之后的1886年,吳大澂與沙俄談判。他據理力爭,迫使沙俄重立土字碑 、并對中國的出海權進行妥協(xié):圖們江口的出海權雖不能共享,但中國船只可以借道出海,俄國不得阻止。吳大澂又設法延長談判,迫使沙俄歸還了黑頂子山地區(qū)(今吉林琿春敬信鎮(zhèn))。其戰(zhàn)略眼光與愛國精神令后人稱頌。
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,為清著名金石考古學家。著有《愙齋詩文集》、《愙齋集古錄》、《古籀補》、《恒軒吉金錄》、《權衡度量考》等?!肚迨犯濉肪硭陌傥迨袀鳌K阼b別和古文字考釋,亦工篆刻和書畫。
吳大澂書法以篆書最為著名。他學秦代小篆刻石,書法酷似李陽冰。后受楊沂孫的啟示,將小篆與金文相結合,并用這種方法書寫《論語》《孝經》以及信札。他的篆書大小參差、淵雅樸茂,在當時是一種創(chuàng)造。他對金石文字頗有精深的研究,開拓了對先秦文字的廣闊的視野,使他的篆書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營養(yǎng)。吳大澂寫篆書,喜用隸書書款。他的隸書橫平豎直,亦取法漢碑。行書學曾國藩,又頗有黃庭堅的趣味。
吳大澂精于鑒別和古文字考釋,亦工篆刻和書畫。他的篆書很有特色,將小篆古籀文結合,功力甚深,即平時書翰也常用工整精絕的篆字為之,規(guī)矩整齊,別有情致。早年從陳碩父學篆書,中年以后又參以古籀文,書法益進。吳大澂又以詩詞及散文著稱。著有《愙齋詩文集》、《說文古籀補》、《字說》、《愙齋集古錄》、《古玉圖考》、《權衡度量試驗考》、《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》、《吉林勘界記》、《十六金符齋印存》等十余種。
吳大澂,做《古玉圖考》,對古玉的頗為有識。也喜歡紫砂壺,曾請過當時的制壺名家黃玉麟來自己家里造壺,其壺底有陽文的“愙齋”款,壺形古樸,善畫山水、花卉,書法精于篆書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