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9-30
據歷史文獻的記載,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,中國早起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,如姬姓、姚姓等。當時的姓是作為區(qū)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,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。
研究姓氏的同時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下葉根友老師創(chuàng)作的字體,感受書法藝術帶來的魅力吧。
姓氏起源
出自姞姓,為黃帝支裔。據《國語。晉語四》所載,"黃帝二十五宗,得姓者十四人,為十二姓,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任、荀、葴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"又據《潛夫論。志氏姓》所載,"姞氏封于燕┄姞氏之別有闞、嚴、蔡、光、魯、雍、斷、須密氏。"古時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。
出自姬姓,為周文王得后裔。周滅商后,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,讓他與管叔、霍叔一起監(jiān)管殷得遺民,稱為"三監(jiān)"。武王死后,周成王年紀太小,周公旦(武王的弟弟,又稱周公)因此臨朝攝政。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攝政,便聯合武庚反叛,周公討伐武庚,事后處死管叔,并將蔡叔放逐。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兒子胡于蔡,稱蔡仲。春秋時,因受楚的逼迫,多次遷移。蔡平侯時遷新蔡(今屬河南),稱上蔡;昭侯遷州來(今安徽鳳臺),稱為下蔡。蔡國傳23代,歷24君,立國600多年,公元前447年被楚國攻滅,子孫散居楚(今屬湖北)、秦(今屬陜西)、晉(今屬山西)、齊(今屬山東)等各國,以國為姓氏,稱蔡氏。
蔡Cài:源自姬姓,發(fā)源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西南。
蔡姓來歷
蔡姓是以國為姓的。據《史記·管蔡世家》記載,公元前11世紀,周武王姬發(fā)滅商后,將弟弟叔度封于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,建立蔡國,與兄管叔鮮、弟霍叔處共同監(jiān)督被封在商朝舊都的殷紂王之子武庚祿父,管理殷商遺民,史稱”三監(jiān)”。武王死后,子成王姬誦繼位,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攝政。管叔、蔡叔對此不滿,聯合武庚及東方夷族進行反叛。后被鎮(zhèn)壓,武庚、管叔被殺,蔡叔遭放逐,不久,死于遷所。其子胡,能夠與父親的反叛行為決裂,遵守文王的德訓,與人為善。周公旦聽說后,就派他到魯國輔佐自己的兒子伯禽。由于胡在魯政績卓著,周公奏請成王,復封胡于蔡,以奉蔡叔之祖,是為蔡仲。其子孫就以國為姓。
歷史名人
蔡 倫:東漢宦官。他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,改進造紙術,采9用樹皮、麻頭、破布、舊魚網為原料造紙,時稱"蔡侯紙"。被后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(fā)明人。
蔡 邕:東漢時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。他博學多才,愛好辭章,精通音律。熹平四年(公元175年)以定"六經"文字而著稱,世稱"熹平石經"。而且還是東漢四大畫家(其他為:劉褒、趙岐、張衡)之一。又工隸書,創(chuàng)"飛白"書。
蔡 琰:東漢女詩人,蔡邕之女,字文姬,故又稱蔡文姬。博學有才辯,且通音律,有"才女"之稱。以《胡笳十八拍》著稱。
蔡 襄:北宋時杰出書法家。工書善畫。其正楷端重沉著,行書淳淡婉媚,草書參用飛白法,謂"散草"、"飛草"自成一體。與蘇軾、黃庭堅、米芾并稱"宋四家"。
蔡 澤:戰(zhàn)國時燕人。秦相國,以善辯多智著稱。
蔡錫勇:清末洋務派。他受張之洞之命,創(chuàng)辦湖北炮廠,織布局,馬鞍山煤礦局等。并精通速記術,將速記應用于翻譯,是中國速記的創(chuàng)始人。
(編輯:June)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