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2-10
李建中北宋初期書法名家(945~1013),字得中,號巖夫、民伯。其先京兆(今陜西)人,后避地人川而為川民。李建中太平興國進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晚年居住西京(今河南洛陽)時,深深為當?shù)氐娘L土民情所吸引,不但在此興筑山水園池,求掌西京留守御史臺,故人稱李西臺。善書,尤工行書,多構(gòu)新體,草、隸、籀、篆、八分亦妙,有唐徐浩風格,時人多摹習。嘗手寫郭忠恕《漢簡》以獻,皆蝌蚪文字,上詔嘉獎?;顒佑诒彼纬跄?,與五代楊凝式時代相近,并以書名世。李建中對宋代書家有很深的影響。除了黃庭堅曾以“肥而不剩肉”的世間美女贊譽其字之外,《宋史》本傳中,也稱贊他“行筆尤工,多構(gòu)新體,草、隸、篆、籀、八分亦妙”。
上圖系李建中的《貴宅帖》,現(xiàn)藏北京故宮博物院,冊頁,縱31cm,橫27.5cm,行書,9行140字。“諮”同咨,是公文的一種。宋代百官有事申述,皆用“狀”,唯學士院用咨報,由當值學士一人押字。《貴宅帖》就是這樣一篇咨文。文中主要說了三件事:先說與“東封”有關(guān)事宜,“東封”是指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宋真宗奉祀泰山之行;再談“莊子事”;最后提到“劉秀才”,此人可能即《同年帖》中李建中的女婿劉仲謨。《貴宅帖》作于李建中64歲時,書風沉著樸厚,具其所特有的“風骨俊整,骨肉停勻”的藝術(shù)美感。帖后明代劉日升七言詩題,稱建中書有鐘(繇)、王(羲之)法度,足以令后學者效法。此帖曾經(jīng)項元汴收藏,鈐鑒藏印多方。明汪珂玉《珊瑚網(wǎng)書跋》、郁逢慶《郁氏讀書畫題跋記》、吳其貞《吳氏書畫記》,清卞永譽《式古堂書畫匯考》、顧復《平生壯觀》等書著錄。
上圖系李建中的《同年帖》又稱《金部帖》、《披風帖》,宋,李建中書,紙本,冊頁,縱33cm,橫51cm,行書,15行134字。釋文:“金部同年,載喜披風,甚慰私抱,殊爲款曲。旋值睽離,必然來晨朝車行邁,適蒙示翰,愈傷老懷,惟冀保愛也。萬萬,不勝消黯。見(現(xiàn))女夫劉仲謨秀才並第二兒子在東京,相次發(fā)書去。如有事,希圖庇也。建中簡上,金部同年,9月16日?!稖捞繁娜溃员砦骶┲镆?。《懷湘南》拙詩,附上同院劉學士騭。同年邵兵部,希差人通達,或與面聞也。建中又白?!边@是李建中寫給“金部同年”的一封信,主要是托他照顧在東京汴梁的女婿劉仲謨與其次子李周士?!敖鸩俊睂賾舨?,“同年”是指同榜科舉者。李建中也曾在金部供職,而此時正在西京洛陽作官,所以帖中說“略表西京之物”。此帖書法用筆蒼老圓厚,形體緊結(jié)取斂勢,圓轉(zhuǎn)飄逸。后人評價:“西臺(指李建中)書去唐人未遠,猶有唐人余風。”其書風實開宋人尚意之先聲,若與個性鮮明的宋諸家相較,則以典重溫潤取勝。
上圖系李建中的《土母帖》,李建中書,行書,紙本,縱三一·二厘米,橫四四·四厘米。10行,行104字。藏臺灣故宮博物院。此帖原為建中《六帖卷》之一帖,首行下角“子”、“封”兩字之間有“畏”字編號,原為明代項元汴(字子京,號墨林)所藏。據(jù)《大觀錄》所載,六帖為《土母帖》、《同年帖》、《貴宅帖》、《屯田帖》、《左右帖》和《齋古帖》。此帖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筆畫遒媚,存風骨于肥厚之內(nèi)。黃庭堅頗稱贊,以為“出群撥萃,肥而不剩肉,如世間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者也”。由于尺牘內(nèi)提及“新安門”,地近洛陽,所以推測為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陽時所寫。
編輯:花晨
授權(quán)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(quán)在線授權(quán)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(guān)于我們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(guān)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(quán)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88